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泉城济南的泉之旅

 2024年5月15号到17号,我们一家人游济南。

南市别称泉城。作为山东省省会的济南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故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誉。所以我们这次济南之行的主题就在一个“泉”字。

15号傍晚六点多点我们一行自驾到达位于泉城广场东侧的银座泉城大酒店。晚饭后已是八点多了,先外出欣赏一下泉城的夜景。

南护城河夜景

泉城广场夜景

2024.5.16

早饭后出发,正式开启济南之旅。

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白泉泉群、百脉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涌泉泉群、袈裟泉泉群以及平阴的洪范池泉群十大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属济南泉群。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流传甚广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最终,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一股脑的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但地下的震动,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首先驱车来到大明湖南门,停车场满了,排队进停车场的队老长,果断放弃等待,转去大明湖北门,停下车子后大约11点半从北门来到大明湖。

大明湖的水主要来源于济南市区的多处泉水,包括珍珠泉群、黑虎泉群、五龙潭泉群以及趵突泉等,这些泉水通过护城河和湖中的百花洲这些泉水通过护城河和湖中的百花洲、濯缨湖等水系汇入大明湖。 此外,大明湖也接纳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湖水从铁公祠东出水口和北水门流出,经泺河(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

大明湖畔的小帅哥

万泉之水大明湖

从大明湖出来,在附近的餐馆吃了济南大水饺,大约下午3点便来到泉城广场西侧的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趵突泉古称,最早见于《春秋》记载,宋代曾巩定名为趵突泉,位居济南72名泉之首,被称为天下第一泉 20258月,公园东门与泉城广场西入口地下连通工程稳步推进,建成后将实现两大景区无缝衔接。以趵突泉为代表的济南泉水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预备名

趵突泉公园正门

趵突泉公园内的石刻

漱玉泉
漱玉泉是金代《 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 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游人多将硬币投泉上以求平安
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个泉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漱玉泉边,郭沫若先生为故居题写了"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泉边缘柳成荫,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黄华泉、卧牛泉如一方碧玉,各展秀姿,并肩媲美

柳絮泉
柳絮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68米,深1.32米,池壁以大理石砌筑,四周立汉白玉石雕栏杆,东侧栏板镌刻书法家李予昂题写的泉名,泉水以渗流形式出露,盛水期泉沫翻涌汇入西护城河。该泉在金代《名泉碑》及明清文献中均有记载,因泉沫纷翻似柳絮飞舞得名,周边多植垂柳,春时泉花与柳絮交织。泉水四季涌动不息,冬季仍纷飞如絮。

皇华泉
皇华泉别名木鱼泉、黄华泉,属济南七十二名泉。该泉在金代《名泉碑》、明代《七十二泉诗》及清代《七十二泉记》中均有收录,2004年新评济南七十二名泉位列第三。泉池为石砌长方形结构,长6.3米,宽4.1米,深2米,周绕石雕栏杆,池内北壁嵌有书法家魏启后1980年题写的皇华泉石刻,泉水自池底涌出后经暗道流入趵突泉,最终汇入西护城河。泉名源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古时皇华为对使臣的尊称,民间附会大舜斩蛇及汉代晁错两种传说。明代晏璧曾赋诗赞其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清代文献亦称其为黄华泉。

卧牛泉
卧牛泉泉池呈长方形,东邻皇华泉,池底沙际涌水清澈晶莹,北岸石栏嵌有张立朝题写的卧牛泉石刻。该泉得名于泉水丰盈时牛羊饮卧泉旁的传说,另有舜耕历山纪念说。金代《名泉碑》和明代《七十二泉诗》均收录此泉,2004年被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宋代苏辙《槛泉亭》"日暮牛羊饮道边"与明代晏壁诗句印证其历史田园景象。

72名泉石刻名录

趵突泉公园一瞥

天下第一泉 - 趵突泉

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每天16.2万立方米。 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2013年,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泉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

观澜亭前水中矗立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木牌楼,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趵突泉边还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1861-1874年)历城王钟霖所题。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在《齐州二堂记》中说: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四十年前曾首次游览过趵突泉,那时还可以扶着趵突泉石碑照相。如今耳顺之年携家人再次畅游于此,颇有夫复何求之感!

天下第一泉 - 趵突泉

下午将近4点离开趵突泉公园,经过泉城广场到位于其地下的停车场取车。

泉城广场

回到酒店休息,快6点了大家还是累的不愿意出门,只有我和大宝兴致不减,于是我们俩单独出发,利用傍晚的这有限时间游览附近位于南护城河畔的泉群。

古鉴泉

南护城河畔的汇波泉

胤嗣泉
胤嗣泉属黑虎泉泉群,因清代张仙庙传说得名。该泉地处金虎泉南侧,泉池呈不规则碎石砌岸,规模较小,池水经护城河南岸半月亭东洞门汇入护城河。泉名碑由书法家武中奇题写并嵌于亭东洞门,其名胤嗣源自民间供奉护子神张仙的庙宇传说,相传张仙形象融合了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与花蕊夫人的典

从金虎泉看南护城河
济南护城河,别称泺水、济南环城河,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全长6.9公里,最终流入大明湖,是国内唯一全部由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总面积26.3公顷,河道宽10-30米,水面面积8.4公顷,两侧绿地10-59米,绿地面积12.5公顷。2013年随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明洪武年间改建为砖石城墙配套水系,兼具城防、漕运与排涝功能 20世纪后期因污染实施截污工程,2005年启动治理,2007-2010年完成通航改造,全线贯通后串联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等景点,形成环城公园旅游带。河道两岸分布《济南八景》浮雕、舜田门遗址石刻等文化景观,设置仿古画舫游船及10个游船站点,采用分段售票模式运营 。护城河通过通航工程实现与大明湖、五龙潭等水域连通,成为全国首条可乘船环游老城风貌带的城市水系,沿线栽植乔灌木超20万株,配套仿古水文监测站提升水位预警能力。

位于护城河中心的金虎泉
金虎泉是济南黑虎泉泉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列金代《名泉碑》该泉最初位于南护城河南岸,经河道整治后现存泉池位于一虎泉西侧河中,通过三曲小桥与河岸相连。泉池呈正方形,边长4米,池上原有四面小亭"金虎亭",泉源处山石堆砌造型奇特,形成似虎非虎的独特形态,故得名"金虎"。清代文献中该泉失迷,民国时期重新确认方位1965年河道改造时在现址重建泉池
                                                           位于护城河中心的金虎泉

一虎泉
一虎泉是黑虎泉泉群的重要成员,位于护城河南岸。该泉因泉口假山形似虎头而得名,民间传说记载其命名与避让百姓的巨型老虎有关。作为护城河景区核心游览路线上的14处泉眼之一,一虎泉与金虎泉、五莲泉等共同构成以""为特色的泉群景观。

五莲泉
五莲泉是济南黑虎泉泉群的组成部分,位于南护城河河心,琵琶泉西侧。泉池底部有五个较大泉眼,水泡成簇升至水面后破裂,形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故得名五莲泉。泉池以假山石垒砌,泉水形成瀑布注入护城河。该泉未被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但因其独特的形态成为护城河沿线的重要景观节点,并被纳入官方推荐的护城河畔游线

豆芽泉
豆芽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护城河南岸琵琶桥西侧,归属黑虎泉泉群。该泉为石砌方池构造,曾长期停喷因历史上周边居民使用泉水培育口感脆甜的豆芽而得名,现存泉池承载着济南传统手工业的历史记忆2005年《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将其列入法定保护名录,划定泉池周围20米为保护范围。该泉作为冷泉景观被纳入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现为护城河畔游线路的推荐打卡

琵琶泉

琵琶泉位于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侧护城河南岸。该泉得名于池底气泡破裂声如琵琶韵律,清代《七十二泉记》明确记载其名。泉池于1965年整修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石砌方池,池壁采用青石砌筑并设石雕栏杆,泉水自岩孔涌出后经二级石阶跌入护城河

琵琶泉

南护城河畔的铜雕

济南三大名泉之一的黑虎泉

黑虎泉位于济南市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北与解放阁相对。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这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穴由青石砌垒,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洞穴隐露,从远处望去,犹如猛虎吼天。 ]泉水经过3米长的暗渠,从3个石雕兽口中喷出,汇入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从池北壁泻入护城河黑虎泉泉水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

黑虎泉
黑虎泉

位于护城河畔的济南地标之一的解放阁
解放阁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台基面积2150平方米。 解放阁集展示、教育、游览于一体,是山东省及济南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山东省的国防教育基地,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济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解放阁于197712月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202110月,解放阁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趵突泉泉群地质公园简介

大约下午七点,我们带着一杯黑虎泉的泉水,意犹未尽的回到酒店,马上烧开了泉水品饮,大宝一个劲的说好喝。

晚上本来出去吃晚饭,在饭馆里一查才知道泉城广场的喷泉8点开始,半个小时后结束。于是我们决定先去看音乐喷泉。
泉城广场音乐喷泉

2024.5.17

吃过早饭收拾好后,带领大家重新游览了我们昨天傍晚已游览过的护城河畔黑虎泉泉群。

位于南护城河畔泉群间的铜雕塑

大约上午11点半走马观花游览过护城河南岸的黑虎泉泉群后,从北岸步行去济南恒隆广场吃午饭,恒隆广场离酒店不远,我们的车还停在酒店里,午饭后就可以就近直接从酒店回家了。


南护城河北岸步道

恒隆广场离珍珠泉也不远,此时大家都说劳乏不愿意去,又是我和大宝游兴仍浓,于是我俩顶着烈日半路单独前往珍珠泉,而其他人去餐馆先点上饭一边休息一边等我们。

珍珠泉位于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大院内,从大门进去一直往北我们先来到散水泉。

散水泉

散水泉是济南市珍珠泉泉群的重要组成,自金代《名泉碑》至清代《七十二泉记》均被列为七十二名泉该泉位于珍珠泉大院东南侧,毗邻清巡抚院署大堂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池呈方形,边长1.6米,四周设石栏围护因古时泉水喷涌形成"涟漪旋回,聚而复散"的独特水文现象得名明代晏璧曾以"方池如鉴绝纤埃"诗句描绘其澄澈如镜的景观特征2004年济南市重新评定的七十二名泉名录中,散水泉仍被收录且确认属于历代三朝文献共同记载的22处名泉之一

散水泉

欣赏完散水泉问了路人,才来到不远处的珍珠泉。

珍珠泉

珍珠泉与趵突泉黑虎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大院内西南侧。因泉池中泉眼甚多,涌出串串水泡,参差错落,日光相映,如同珠玑,故称珍珠泉。 泉池为长方池,石砌,长43米,宽29米,深3.8,珍珠泉与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约1.5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地带内的43处泉池构成珍珠泉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珍珠泉泉水由玉带河北流进濯缨湖,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

珍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清代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中所述: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珍珠泉气势颇大,清人王运在《珍珠泉铭序》中描述说:潆泓冲融,清澜百步,旁流带垣,通舟二里,鱼鸟荇藻,怡怡悦性。因济南旧城东南隅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所以该泉又称北珍珠泉

珍珠泉

溪亭泉
溪亭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珍珠泉东侧假山下,泉池以自然石砌岸,长2米、宽1.8米、深2米,三面设有石雕护栏,东侧山石上镌刻近代书法家王讷题写的"溪亭泉"三字 。该泉自金代起被历代名泉文献收录,属珍珠泉群,2019年列入济南市新七十二名泉名录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一句被认为与此泉相关,成为其重要文化符该泉最早见于金代《名泉碑》,明代《七十二泉诗》和清代《七十二泉记》均有记载 [6]泉池于1980年按历史原貌重建,保留了自然石岸与假山的传统园林布

乾隆碑
乾隆十三(1748)年农历三月四日,乾隆驻跸珍珠泉,题诗一首:

珍珠泉

诗人:乾隆

朝代:清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

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

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

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

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

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

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

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

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后刻石立碑于珍珠泉北岸,人称乾隆碑。

乾隆碑简介

从另一个角度看珍珠泉

游玩过珍珠泉,济南的三大名泉也便游览完了,也即简略游览了这三大泉群。时间紧,走马观花,但已心满意足。

午饭毕,便打道回府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